诗画田园,“在河之洲”

2025-05-30 22:27   云上松滋  

在松滋南部的丘陵地带,碾盘河与新河蜿蜒流淌,如同两条翠绿的丝带,环绕着一处遗世独立的“桃源”——王家桥镇关洲村。

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”的千年诗意,正与现代乡村的蓬勃生机交响共鸣,在这片土地上绘就出一幅“村美、业兴、人和”的现代田园新图景。

“在河之洲”展新姿

漫步关洲村潘家湾,只见白墙黛瓦的民居临水而栖,小桥倒影如画,庭院前的菜园瓜果飘香、花园郁郁葱葱。昔日杂乱的河滩与荒草丛生的地块,已焕然一新。

“晚上在广场这里散散步,坐一坐、聊聊天,非常舒服!”村民彭定国由衷感慨。

这方诗意栖居的蜕变,源自该村“一湾两带六片”和美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布局:“一湾”即以“潘家湾”为核心打造“在河之洲”诗经驿站;“两带”即打造新河碾盘河流域治理安澜带、王关公路特色产业观光带;“六片”即重点建设打造共享菜园、共享食堂、共享采摘园等6大共享产业经济板块。

同时,该村还发动村民开展堰塘整治、道路硬化、庭院美化等7项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,让湾组整洁如画,家园、菜园、花园“小三园”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。

乡村产业结硕果

在潘家湾的西瓜地里,村民们头戴草帽,弯腰在翠绿的瓜蔓间劳作,手法熟练地为西瓜植株整理枝叶、固定藤蔓。圆滚滚的小西瓜,藏在翠绿发亮的叶蔓间,满眼生机勃勃。

循着“一湾两带六片”蓝图,关洲村以潘家湾、新河水调洲头为核心区,写好“诗经文化+支柱产业+农旅品牌”的结合文章,打造出“产业连片宜人、小桥流水辉映、宜居宜游乡村”的田园风光画。

“我们投入500余万元,通过流转土地,发展餐饮、采摘、垂钓等产业。开业以来,最高峰时每日接待游客达500人次。”湖北辰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田长贵介绍。

“2023年以前,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5万元。通过一系列农文旅项目的打造和产业发展,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50万元。”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彭圣奎介绍,关洲村立足现有资源,不断延伸产业链条,形成了联农、带农、益农机制。后期将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,发展好油茶、蜜柚、油稻轮作产业,争取村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。

“四治”融合绘新卷

随着产业的蓬勃发展,该村基层治理也不断优化。关洲村探索“四治”融合,以“自治”激发民主活力,以“法治”化解社会矛盾,以“德治”引导文明乡风,以“智治”实现全民共享,构建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

“每月第四个星期的周四,村民议事会成员相聚一堂,共同商讨村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,找出解决办法。”潘家湾村民议事会理事长方景富自豪地说,“在议事会的调解下,村风民风更加和谐,邻里之间更加友爱。”

关洲村以村民小组为最小治理单元,通过召开“湾子会”“微协商”,让群众共同参与湾落事务决策。“现在有事大家商量着来,心里敞亮,解决问题也快。”村民们说。

自2023年开展和美乡村建设以来,潘家湾先后组织召开100余次“微协商”,20余次“湾子会”,形成了8条共性问题清单和10条个性需求清单,收集40余条意见建议,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余条。

以生态为笔、产业为墨、治理为魂,关洲村解码新时代“和美乡村”建设密码,正谱写着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”的乡村振兴新篇章。(记者:赵梦格 实习记者:祁雨欣 编辑:王可)

相关阅读

0 条评论
来说两句吧。。。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来说两句吧...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
加载中。。。。
表情